首页 > 新华信用 > 信用国际 > 7月18日世界信用评级论坛“华山论剑”

7月18日世界信用评级论坛“华山论剑”

人民网2016年07月13日10:16分类:信用国际

核心提示: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华尔街没有预料到,美联储没有预料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房屋建筑商也没预料到,甚至连美国政府也没有预料到。当年的暴风雨来临之前,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依然对美国维持着高信用评级,然而高信用评级并没有给予经济真正的强劲支撑,在暴风骤雨中飘摇的,不仅是在悬崖上野蛮生长的“次贷危机”,更让世界经济和全球信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华尔街没有预料到,美联储没有预料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房屋建筑商也没预料到,甚至连美国政府也没有预料到。当年的暴风雨来临之前,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依然对美国维持着高信用评级,然而高信用评级并没有给予经济真正的强劲支撑,在暴风骤雨中飘摇的,不仅是在悬崖上野蛮生长的“次贷危机”,更让世界经济和全球信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风波不断的世界经济

据媒体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1月,全球负利率政府债市场规模总计5.5万亿美元。同年2月,这个数字陡然飙升至7万亿美元。时间来到5月,数字也被毫不犹豫地改写成了9.9万亿美元。来到了6月,这个数字再次疯长到10.4万亿美元,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主权债的泡沫几乎膨胀了将近一倍。信用危机已经过去八年了,但形成危机的因素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加严峻:

1、各国信用关系形成的主导因素依然是西方错误评级,他们继续在向世界提供错误评级信息。

2、2015年与2008年债务规模比较,全球增长了33.0%;西方发达经济体增长了20.0%;新兴经济体增长了113.5%。

3、2015年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全球增长了19.4%;西方发达经济体增长了5.2%;新兴经济体增长了57.5%。

4、2015年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负债率比较,全球增长了22.6个百分点达到221.2%;西方发达经济体增长了34.3个百分点达到278.9%;新兴经济体增长了36.4个百分点达到138.8%。

全球信用的高度过剩,决定了第二次全球信用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改变世界的中国声音

回溯到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并没有任何一家对眼前危机做出应有的判断,而是一味地维护着世界最大债权国美国的信用评级。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评级立场终究是西方意志的集中体现,无法代表世界的呼声。

查阅以往的资料不难发现,近10年的时间里,只有2011年时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曾经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而在2015年6月,标普称其认为持续好转的经济可能导致美国满足于解决中期财政面临的挑战。并表示如果看到美国两党围绕财政政策决议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明显迹象,或者政府整体债务负担显著下降,可能将评级上调至AAA级。而在此期间,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经济危机带来的余波也远远没有让美国的经济真正走上复苏的正轨。可见,5年前的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展望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另外两大国际评级机构则选择“任性”,始终摆出一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傲势。

大公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在谈到2008年全球信用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时说:“第一次全球信用危机是信用过剩危机,是信用消费严重超过财富创造能力的危机。由于美国超过其偿债能力过度高额负债,其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因立场、道德、标准错误,向世界提供了错误的评级信息,引导全球信用资本构建起了以华尔街为中心的国际信用利益链条,建立在错误评级基础上的华尔街泡沫化信用关系的破灭从而引发全球信用链条的破裂危机。”

创新才能预防危机

危险已经来临,第二次信用危机已经在平静之中开始酝酿,而这场风暴一旦登陆,必将再次掀起可怕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曾有人将导弹和穆迪相提并论,称摧毁一个国家的方法不仅有导弹还有穆迪。如今,以西方利益为核心导向的摧毁行为正在发动,而这一次的前因后果与上一次如出一辙,并且无论世界经济走向何方,西方经济必将首当其冲。

当然,众多媒体、金融界人士和机构的担心不只是对于未来恐慌或者金融系统崩盘的起因,更多的是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能否有所预案和结果。2016年7月18日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世界信用评级论坛,汇集了大公国际集团董事长关建中、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秘鲁前总统托莱多等多位国内外政经精英,就第二次世界信用危机形成的因素、当前的发展的情况、首个爆发的国家和区域、爆发的形式和结果等众多问题进行讨论,向世界经济发出预警,从而降低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破坏程度。

[责任编辑: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