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华信用 > 信用国际 >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亟待改革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亟待改革

中国经济网2016年07月28日10:58分类:信用国际

核心提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引起广泛争议,评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更受各方瞩目。近日,由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联合主办的世界信用评级论坛上,中外人士就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带一路”资本与评级联通的新模式等议题展开讨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引起广泛争议,评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更受各方瞩目。近日,由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联合主办的世界信用评级论坛上,中外人士就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带一路”资本与评级联通的新模式等议题展开讨论。

“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评级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构建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了向社会提供信用服务的信用中国网站。同时,在多个领域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信用评级越是快速发展,越需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自身建设,越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信用评级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连维良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普遍批评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未有效发挥作用。论坛参会人士反思了原有评级体系,并就重塑世界评级体系作出了展望。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几大主要国际评级机构缺乏效率和透明度。

“信用评级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危机和风险进行警示性的评价,但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国际评级机构没有及时揭示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国银行[0.00% 资金 研报]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表示。

俄罗斯银行第一副行长顾问马卡洛夫也认为,目前投资者主要使用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但过去的20年新兴经济体规模更大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更多,而信用评级机构并没有把这些变化反映出来。

“在全球债务膨胀的过程中,信用评级本来应该发挥价值发现和风险提示的功能,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功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在于评级本身不够独立和客观。”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说。

此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院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认为,近年来,很多国家债务率上升,如何去杠杆、化解风险成为重要课题。作为揭示风险的重要的独立第三方机制,也就是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世界经济治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直接原因是世界经济治理背离了信用经济发展规律,未将正确评级纳入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世评集团董事长关建中表示。

如何才能将正确评级纳入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关建中认为,应运用正确的评级,合理分配信用资源,激励财富创造,实现债务规模与财富创造比例关系的平衡,防止世界经济的这一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根本办法就是管理好债权人与债务人构建起来的信用关系;而管理信用关系的抓手就是正确评级。

为此,关建中提出,应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评级体系,构建国际评级新秩序。

[责任编辑: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