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宽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诚信品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9月30日16:41分类:信用观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张志龙)自2016年4月潍坊市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引领,以平台搭建为支撑,健全完善信用联动惩戒机制,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着力让诚信成为潍坊的靓丽名片。在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259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中,潍坊市跃居全国第7位。近日,新华社记者就城市信用建设相关问题采访了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宽端。

记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潍坊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李宽端: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我市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全面打造诚信潍坊品牌的重大机遇。今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的规划布局,诚信作为城市“软实力”,是建设“四个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

通过创建信用示范城市,让诚信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将更有利于提升潍坊的城市形象、优化全市的营商环境,极大地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推动潍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创建信用示范城市,让诚信成为每个潍坊人的精神信仰,将能更好地增进社会互信,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品质,激发每一个潍坊人的道德热情和诚信自豪。

记者:目前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李宽端:一是“一网三库一平台”建设扎实有效。“信用潍坊”网站,法人、非企业法人、自然人3个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已归集了全市65万家企业、955户社会组织、400万自然人共3200余万条信用信息数据,实现与省平台以及部分县市区平台对接和数据自动传输。在市公共行政服务大厅设置信用自助查询机,自然人可通过读取二代身份证查询本人信用信息,企业可登陆“信用潍坊”网站查询法人信用信息。

二是失信联合惩戒取得初步成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意见》,对法院执行、安全生产、工商管理、税收征缴、环境保护、金融贷款、食品药品安全等七个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从获得生产要素、生产经营行为、行业准入、任职资格等九个方面实行限制。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推送5295个联合惩戒对象,实施联合惩戒2.2万余次。

三是信用监管应用广泛。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行政管理中探索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在财政资金扶持、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必须查询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或要求其提供信用报告,优先选择信用状况较好的市场主体。同时,编办、人社、住建、食药、安监、税务、海关等12个部门在行政管理中采用了信用分类监管,将信用分类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出台《潍坊市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实施办法》和《潍坊市非制造业建设工程项目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基于对企业的诚信度,实行容缺审查,申请人自愿作出诚信承诺,使项目落地时间平均节省3个月以上。

四是失信政府机构全部清零。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营造诚信政府良好形象,在全市开展失信政府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对各级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四类失信机构名单进行核查,对本辖区政府失信机构展开清零工作。经过多次协调沟通,今年7月25日前,潍坊市22家政府失信机构已整改完毕,失信政府机构已全部清零。

五是信用法规逐步完善。制定了《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县市区考核办法》等12个文件,建立了“双公示”、信用“红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共在“信用潍坊”网站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33万条,发布红黑名单2万余条。

记者:潍坊市在政务诚信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李宽端:潍坊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务诚信建设,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首先,大力简政放权,今年以来先后调整18个市直部门129项行政权力事项,其中承接74项、取消20项、新增5项、整合29项、下放1项。调整后,共保留市级行政权力事项354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61项。其次,坚持放管并重,创新实施事中事后监管“126模式”,初步构建起社会、舆论、司法等相结合的监管格局。第三,优化公共服务,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构建起以责任清单、权力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为主体的清单体系,同时全面铺开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服务事项录入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工作,将57个市直部门、16个县市区、140个镇街和1331个社区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录入平台,目前已基本完成。第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建设,集中整治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和债务拖欠问题。

记者:潍坊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有哪些亮点、创新点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李宽端:我们总结近年来潍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失信联合惩戒形成工作机制。为确保国家部委系列联合奖惩备忘录落地生效,制定了《关于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意见》;并基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发了失信联合惩戒系统,可批量核实联合惩戒对象信息;各单位、部门也制定本领域的联合惩戒实施细则,明确联合惩戒对象的标准和具体实施措施;同时信用主管部门每月对惩戒执行情况进行调度,并督促落实。截至目前,共限制3家企业申报“潍坊市市长质量奖”,限制8家企业申报“山东名牌”,限制1家企业参选“厚道鲁商”,暂停1家企业进出口业务权限,拒绝7家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对5家房地产企业予以限售,限制出境18人次,限制贷款1千余笔,涉及金额4961万元,有63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法定义务。通过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了自觉守信的倒逼机制,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增强。

二是发展诚信联盟,规范行业自律。依托行业协会,建设诚信联盟体系。打破系统和区域界限,面向不同社会组织,广泛吸收协会、龙头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种养大户入盟;争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和有关专家加盟指导,通过规范和引导各类行业协会、合作社等联盟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诚信、守法、自律,形成了内部自清、自律、自觉的约束机制。全市目前已组建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约2万个。

三是注重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以及以信用评定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专项信用体系。对小微企业主要采集生产经营、财务报表、行政许可与奖惩、公共事业等33大类信息,对农户主要采集资产、收入、借贷、担保、信用评价、融资需求等25大类信息。率先实现农户信用评定全覆盖,对全市户主年龄在18 至65周岁之间的农户全部进行了信用评定,根据信用评定情况分类授信,发放信易通卡,农户持卡可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随用随贷,方便快捷。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建设,评定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2.02万户,授信12.3亿元,发放贷款9.9亿元。

四是加强司法公信体系建设。2010年以来,潍坊市以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出发点,以诉讼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综治协调、法院主导、社会参与、诚信褒奖、失信惩戒”的司法公信体系。在立案环节向当事人发放《诚信诉讼提示书》和《诚信诉讼承诺书》,告知不诚信诉讼的不利后果,督促作出诚信诉讼的承诺,强化当事人依法、诚信参与诉讼的意识。依照《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严厉打击虚假诉讼行为,对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向当事人发放《法官诚信司法承诺书》和《法官诚信司法监督卡》,法官向当事人作出诚信执法办案的公开承诺。并在立案大厅查询触摸屏、门户网站设置“民意评价”功能模块,公开监督电话和院长邮箱,让当事人随时随地对法官诚信司法情况进行评价,实现了当事人诚信诉讼和法官诚信司法的“双向约束”。加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全方位曝光,形成强大舆论震慑。

记者:潍坊在为小微企业、微创企业建设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李宽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市多措并举,鼓励有关部门开发“税易贷”“信易贷”等守信激励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制约。

一是推广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发展,税务部门及时将纳税信用A级和优质B级纳税人4万余户及时推送至各金融机构,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贷款信用,并加强与银监、金融部门的联系协调,不断拓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自2015年“银税互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1400多家纳税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授信贷款额度达98亿元。

二是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截至2017年6月末,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加载小微企业数据项123项,小微企业信息12.5万户,农村信用体系数据库加载农户数据项128项,农户信息15万余户,并为辖区各金融机构全部开通了查询权限。

三是成立再担保集团,着力发挥再担保的增信、分险、规范、引领功能和搭平台、建机制、促发展的作用,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截至目前,共为300家(次)信用优良企业提供了103.5亿元的政策性担保、再担保融资服务。

记者:对于更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潍坊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宽端:潍坊市将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共建、基础建设与信用应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示范创建与文化引领紧密结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在服务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四个城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诚信潍坊”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建立完善守信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性、司法性、行业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手段,对守信者在金融服务、市场准入、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等领域依法提供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继续支持鼓励有关部门开发“税易贷”“信易贷”“信易债”等守信激励产品。

二是加大联合惩戒力度。进一步扩大失信惩戒领域,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财政性资金使用、海关、电力、房地产等领域。通过主流媒体曝光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逐步形成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惩戒体系。

三是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在我市落户,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信用服务新业态。拓展信用服务产品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

四是完善信息归集渠道。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数据在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统一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全部涉信行业和部门实现信用信息的市级集中,满足各行业、各地区开展信用管理和服务对信用信息的共享需求。

五是积极做好示范城市评估验收工作。按照国家示范城市建设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信用建设,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做好自评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试评,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验收,完成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安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