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公益借阅新模式不用押金 只要“诚信”达标

合肥晚报2017年11月21日09:37分类:地方动态

在安徽合肥想从图书馆借书,不需要交押金,你可以用“诚信”做抵押。今年8月份,安徽省合肥市开启“信用+阅读”公益借阅新模式,促进“诚信文化”蔚然成风。

近年来,合肥市文广新局有序推进全市文化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树立文化行业诚信典型,使诚实守信成为文化行业的自觉追求,营造“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

合肥众多文化窗口 集中宣传“诚信”

11月14日下午,合肥市文广新局在淮河路李鸿章故居启动“新合肥 信天下”专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 推进合肥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徽名人馆、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赖少其艺术馆、新华书店、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少儿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等一批合肥的文化窗口单位现场宣传“诚信文化”。

安徽名人馆负责人介绍,作为合肥重要文化窗口单位,该馆每日接待大量旅客。在安徽名人中有许多诚信守信的代表,比如将信誉与道德视为商业信条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介绍胡雪岩的生平事迹时,我们会侧重介绍他的诚信经商,在他的展区挂着两块匾额:戒欺和真不二价,两块匾额见证了胡雪岩所追求的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该负责人说。

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通过基层文艺演出、编辑出版包公诚信故事以及依托非遗培训等方式,将“诚信文化”贯穿其中,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在专题宣传活动结束后,合肥市各文化场馆还将同步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宣传。

开启“信用+阅读” 公益借阅新模式

向图书馆借书,不用交押金,只要你信用“达标”。

今年8月22日,合肥市图书馆联手支付宝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联手打造信用图书馆,面向广大市民推广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简化高信用人士图书证办理手续,开启“信用+阅读”公益借阅新模式。

“以前市民借书,必须亲自跑到图书馆办卡,现在只要未在合肥市图书馆办理过读者证且芝麻信用分达到600分及以上,都可以免办证、免押金、线上借、送上门,通过支付宝借还图书。”合肥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图书信用借还服务,依托合肥市图书馆线上丰富的馆藏书籍,基于芝麻信用,以互联网为纽带,将图书馆海量藏书与线上选书借阅、线下快递送书的服务结合起来。市民可以借阅图书5册,借期为30天,在归还日期之前可以续借一次,延长30天借期。即使因为逾期产生滞纳金或损坏、污损等赔偿款时,市民也可以在线完成欠款的缴纳。

“从8月份启动‘信用+阅读’的模式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免押金的借书模式,虽然没有交押金,但至今未出现借书不还等不诚信行为。”该负责人说,此次推出的信用借还图书服务,不仅为合肥市民的阅读生活注入新活力,而且也推动了全市文化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对网吧管理 引入“诚信”考核机制

网吧违规经营,不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扰乱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而且存在着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在对网吧的管理和整治过程中,合肥市引入“诚信”考核机制,通过实施文化市场“黑名单”的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惩戒违法失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比如,合肥市文广新局综合执法支队在对某网吧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网吧接纳了两名未成年人,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安徽省文化市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规定,对该网吧给予警告及罚款,并实施相关惩戒措施,加强日常监管,提高检查的频率。

目前,合肥市文广新局出台了《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将文化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个类别。A类为守信,B类为警示,C类为失信,D类为严重失信。评定结果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文化市场主体进行日常监管的主要依据,并实施不同的日常巡查和监管措施,其中D类是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7家诚信经营 民营文艺院团获补助

今年年初,合肥市肥东县青年庐剧艺术团、合肥庐文艺术团、合肥雨中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7家民营文艺院团被评为2016年度合肥市“优秀民营文艺院团”,分别获得5万元的补助奖励。

“截至目前,合肥市有175家民营文艺院团,这些文艺院团丰富了合肥的文化市场,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合肥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合肥民营文艺院团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打造一批民营文艺院团品牌标杆,合肥市开展“优秀民营文艺院团”评选活动。其中,在申报条件中“诚信”是一条硬性门槛。“我们要求参评的民营文艺院团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经营,有良好口碑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而且近两年未受到文化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且无其他违法违规记录等。”该负责人说。

合肥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文化行业诚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树立文化行业诚信典型,使诚实守信成为文化行业的自觉追求。”(记者蒋瑜香)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