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诚信浙商 行以致远

浙江日报2017年11月30日15:07分类:信用观点

W0201711302546738333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质就是诚信经济。身处商界,义在利先,千百年来被一代代浙商奉为圭臬。当下,全球1200万浙商身处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诚信守法,依然是浙商开疆拓土的重要法宝。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从封建社会的“真不二价”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怒烧假货,再到近年的永不行贿,诚信一直是浙江商业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底色。同时,浙商也因此收到了丰厚回报。

从草根到栋梁,从优秀到卓越,从能力到能量,诚信一次次为浙商生生不息、繁荣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诚实守信,不忘初心。新时代的浙商,无论在全国还是世界,实力和影响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因此,更应该接过先辈旗帜,让浙江商业文明薪火相传。清末商界巨擘胡雪岩、朱葆三尚能以诚信闻名天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钱更好赚了,难道浙商还应贪图蝇头小利,陷入拜金主义不能自拔吗?诚信文化,是浙商的优势,放慢赚钱脚步,强化信仰,正当其时。

诚实守信,帮助浙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大有稳坐国内商帮头把交椅之势。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南粤、上海等地,浙江的商业资源、资本几乎都是零基础。如今风云一时的浙商,当时很多是泥腿子。但是他们硬是凭着创新进取,从鸡毛换糖开始,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聚沙成塔,一步步成长起来。起步阶段一穷二白的浙商,脆弱到市场的风吹草动就会夭折。正是靠一次次诚信为本的经典案例,才让浙商最终赢得了市场信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如果没有武林广场的怒烧假货,温州皮鞋可能早就湮没无闻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浙商每到一个新城市,都是诚信守法老实做生意,同时仗义疏财,热心公益慈善,深受当地欢迎。如今,尽管面临着粤商、苏商在国内外的大踏步追赶,浙商依然风轻云淡。

诚实守信,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题中之义。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向全社会发出号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浙江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受到社会广泛称赞。浙商总会会长马云曾提出“浙商永远不参与任何行贿”,宗庆后、李书福等著名浙商也都不遗余力宣传和实践“四不”商规,“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成为全体浙商的共同选择。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够健全,不诚信也可能逃脱法律惩罚,搞权钱交易也可能暂时使做生意更容易。但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越是知易为而不为,方显浙商智慧和担当,方不负中国“第一商帮”盛名,成为打造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弄潮儿。

诚实守信,这样的浙商也需要各方呵护。不让诚实守信的人吃亏,应该成为全社会共识。政府部门应努力营造让企业家诚实守信健康成长的环境;市场应更加理性,公道对待诚实守信的浙商和其他主体;社会应更加开放,褒扬诚信、鞭挞欺诈。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躬逢盛世,浙商必将严于自律、敢为人先,用更多的诚信坚守和技术创新,勇做渲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底色最虔诚的画师。(评论员程永高)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朱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