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征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河学刊》2017年第6期2017年12月21日12:11分类:信用研究

作为构建信用社会的重要力量,社会征信机构为构建起更为动态、精准的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社会化征信机构存在的问题也在影响着征信体系的完善和巩固。针对当前征信市场上社会征信机构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社会征信机构发展现状概述

征信机构是指依照有关规定批准成立,征集信用信息,向商业银行及其他信用信息使用人提供信用信息咨询及评级服务的法人单位,是经征信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征信业务活动的企业法人。它是信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机构,拥有一定规模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征信机构通常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企业征信机构、个人征信机构、财产征信机构。征信机构的概念还可以扩大其它各类信用管理行业的企业类型,例如资信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咨询等机构,甚至产生出不同的称谓。

培育社会征信机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积极意义[1]。

企业征信方面,截至2017年6月末,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在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累计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共有137家。目前存续的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共有134家,依法撤销3家,其中东方安卓、上海倍通、北京信构等在多地备案。

目前,我国仍有11个省区尚无企业征信机构的备案,分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海南、云南、西藏、安徽、黑龙江和山西。个人征信方面,201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

但是,2017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首次对外公布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在内的首批8家试点个人征信牌照的征信企业无一合格。尽管8家试点个人征信企业已是行业佼佼者,虽经两年准备仍“离监管要求差距非常大”[2]。

二、社会征信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距离行业监管要求的差距很大

随着我国征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征信市场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下一个经济热点和增长引擎,随之出现了不少恶意申请、抢占牌照资源的社会征信机构。这些对征信行业并不十分了解且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条件的企业其自身并不具备从事征信行业的业务水准,也没有建立起能够供市场所使用的资源库和信息库。

以个人征信市场的首批8家试点企业为例,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和运行依旧没有达到监管要求。这就说明,当下社会征信机构的运行模式和业务范围都存在着较多问题。盲目进入市场的社会征信机构会严重干扰征信市场的正常运转,阻碍我国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数据孤岛的存在影响信息整合

征信行业的最重要特征和最核心内容就是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缺乏时效性的信用信息会影响信用信息需求方的正确判断,导致出现错误决策。同样,缺乏准确性的消息也会干扰到信用信息需求方的决策行为,进而产生风险。征信行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打破天然形成的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的存在一方面封闭了各社会征信机构信用信息的数据库,造成了信用信息的闭环。另外一方面,因获取信用信息需要付出经济成本,进而使得数据孤岛更为封闭,导致信息整合的难度加深,从而阻碍社会征信机构乃至整个征信市场的发展。

(三)盈利难度大

毋庸置疑,我国征信市场的容量是巨大的。同时,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难度也是巨大的。一般而言,巨大的市场容量可以为企业提供利润空间。但是,因我国社会征信机构存在着发展起步晚、市场发育率低、社会接受度差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增大了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难度。

企业一旦无法盈利,其生存空间势必会受到同行业竞争者的挤压。必将影响刚刚构建起的社会征信市场的有序运转,容易发生行业内的不良竞争行为,为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设置了障碍。

三、社会征信机构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继续强化对社会征信机构的培育,缩减距离行业监管标准的差距

强化对社会征信机构的培育,加强对社会征信机构的正向引导。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特别是各分支机构对辖内备案的社会征信机构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紧抓各社会征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要求社会征信机构从自身查找原因,努力奋进,缩短差距。另外一方面,要紧抓行业监管标准,提升准入门槛,将不合规的社会征信机构挡在门外,杜绝不合规的社会征信机构进入征信领域。

(二)力争打破数据孤岛,强化信用信息整合

打破数据孤岛是为各社会征信机构提供一个良性竞争的整合平台,也是为各社会征信机构提供特色服务和产品创造了机会。针对当前征信市场需求者的不同信用信息需求,各社会征信机构应该打破彼此间的数据壁垒,整合各机构的优势信息资源,力争打造出属于各自机构的特色征信服务产品。

以企业征信市场为例,有必要建立起特种行业内企业征信的信息整合平台。例如,在房地产市场内,以房地产企业为考察对象,对上追溯至其在各商业银行贷款的履约情况,对下查找其对客户的交房执行情况。如此完备的信息整合,将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巨大推进作用。

(三)深度挖掘利润空间,实现盈利

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空间取决于征信市场的容量,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点则在于能够提供优质且及时的精准化服务与产品。强化对社会征信机构的培育、打破目前已有的数据孤岛都是在为深度挖掘利润空间做准备。

未来,社会征信机构的发展趋势将会像目前的国内通信市场一样,成为寡头垄断市场。而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空间就是规模化经营下的边际利润递增。因此,实现规模化经营才是未来社会征信机构的盈利空间所在。

【作者简介】秦炎(1990-),男,黑龙江泰来人,中国人民银行孙吴县支行行员;王晓霞(1965-),女,黑龙江孙吴人,中国人民银行孙吴县支行管理部主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朱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