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铺路 扶贫贷款跟进 张家界贫困农户赞叹国家扶贫政策好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8年02月27日10:47分类:地方动态

湖南省张家界市大力推动贫困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小额扶贫贷款增收作用,推动整村脱贫,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开展。推进过程中,贴近农民需求,耐心宣传解释,确保农户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同时,通过简化指标,提高评级效率,扩大了评级面,降低了农户获得授信及信贷支持的难度。此外,充分调动精准扶贫各方的合力,通过信贷支持、扶持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金虾湾村的授信仪式上,农民代表覃光厚再次感叹政府的扶贫政策好。这个村子被集体授信1000万元,村里许多像覃光厚这样的贫困户,从银行拿到了扶贫贷款,还享受政府贴息,生活更加有了盼头,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这些,得益于国家宏观精准扶贫政策,也得益于人行张家界市中支大力推动贫困农户信用评价工作。该中支以张家界市永定区金虾湾村为示范点,通过扩大贫困农户评级面、提高授信率,充分发挥小额扶贫贷款的增收作用,推动整村脱贫,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加强信息采集 农户信息“能采则采”

银行评级授信的流程一般分为信息采集、评级公示、农户授信、精准放贷,其中,信息采集是基础,也是难点。正因为如此,只有贴近农民需求、耐心宣传解释、注重方法创新,才能确保农户信息采集的真实性。

在张家界,由村金融扶贫服务站牵头所组建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信用评价小组,一般由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任组长,由村支书、村长、两名村民代表、主办行分理处主任及客户经理组成,既发挥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了解村情、熟悉扶贫政策的优势,也结合了村支两委和农户代表熟悉村民情况的特点。信息的采集由评价小组指派至少两名成员上门指导农户逐一填写。信用评价还建立了“年审制”,加强对农户评级授信的后续管理,每年对信息变动情况进行核实,从而及时调整农户信用等级。

茅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金海充分体会到了负责细致的信息采集带来的好处。他告诉记者:“我开农家乐需要资金,在银行贷了3万元商业贷款,评价小组上门沟通后我才知道,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信用良好,就可以在银行申请扶贫贷款,由政府贴息,自己不用支付利息。”他赶紧把商业贷款还了,重新申请了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不用自己付利息,这是在给我们发展产业提供便利,多亏评价小组来我家采集信息。”陈金海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降低授信门槛 诚信农户“应授则授”

为修改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该中支指导张家界农商行将原来的劳动力人数、净资产、纯收入、社会评价、当前经营项目从业时间、与主办行往来时间、综合竞争实力、资信状况8个指标缩减为3个,即诚信评价、上年人均纯收入和劳动力人数。

通过简化指标,既提高了评级效率、扩大了评级面,又降低了农户获得授信及信贷支持的难度。家庭成员信用品质占评分指标的比重也由原来的20%调整为40%或70%,降低了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的授信门槛,提高了授信率,确保讲诚信、想干事的贫困农户都能“应授尽授”。被评出的一级、二级、三级信用农户,拿着《贫困农户信用等级证》,就可以分别直接被授信5万元、3万元和2万元,非信用农户不授信。

经过调整,金虾湾村贫困农户信用评级面显著扩大,目前117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除按照相关信贷要求,年龄超过60岁、家庭劳动能力差、有不良信用记录以及政策性规定低保、兜底不符合条件的39户外,其余78户已全部完成评级,评级率达到100%。授信率也大幅提高,通过降低授信门槛,目前金虾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率已达80%,比此次评级授信工作部署前提高了20%左右。

增强多方合力 特色产业“红红火火”

张家界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想让农民脱贫致富,只有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为调动精准扶贫各方的合力,该中支将张家界农商行设为金虾湾村扶贫贷款的主办行,在整村授信的基础上,与金虾湾村开展了广泛的银村合作,村支两委帮助主办行向村民进行信贷宣传、信息采集、追收账款等,而主办行也通过信贷支持、扶持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种养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从源头上帮助贫困户脱贫。此外,贫困农户信用评价结果不只作为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的依据,而且成为了相关部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参考,倒逼了农户守信用、讲诚信,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村民张宏举是村里的“红人”,2017年9月底,张家界农商行与金虾湾村签订1000万元的整村授信协议,其中280万元授信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主体。张宏举抓住机遇,为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再次争取到150万元贷款,流转了村集体和贫困户土地200多亩来种植吴茱萸。他对记者说:“自己致富不算光荣,带动村里人致富才最光荣。”他请村民帮自己一起种植吴茱萸,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贫困户也有了收入来源。

如今的金虾湾村,白芨、吴茱萸、七叶一枝花种植及黑猪、黄牛、土鸡、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与金融的有效对接。贫困农户打通了资金关,家庭旅馆、特色种养等发展得红红火火。除了农户独立发展产业,集体经济也逐步发展,多家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也已提上日程。(记者刘新光 曹平苹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朱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