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促“先涨后折”需监管 网络失信惩戒力度正加大

中宏网2018年07月31日09:00分类:行业市场动态

凭借数亿用户红利,野蛮生长的国内互联网市场一直保持着近30%的收入增速。但随着互联网向金融、交通、政务领域深入,信用体系的缺失成为行业发展最明显的制约因素。

2018年,微信、微博、百度、今日头条、快手等互联网巨头被陆续约谈、整改,携程等公司的捆绑销售、大数据杀熟行为也在曝光后被约谈。2018年5月,发改委工信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整合资源,由各省网信办、公安、交通、工商、质检、食品药监等十多个政府部门建立省级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组,提高失信成本、加大专项治理的惩戒力度。

在电商领域,“反炒信”成为专项治理最主要的突破点。虽然实名制的覆盖率逐渐提高,但由于数据泄露、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冒用他人信息恶意注册、虚假认证、伪造物流单号的灰色产业链始终存在。这一灰色产业链污染了互联网评价体系的数据源,破坏了互联网诚信体系的根基。

2017年6月,杭州余杭法院宣判了全国刷单炒信第一案,刷单者被判处五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及90万元罚款。其后,多个刷单平台,借用大量虚假身份套取金融、电商企业补贴的“羊毛党”群体,为批量注册提供工具的“接码平台”,以及泄露用户银行卡、手机号等身份信息的数据源头均遭到严厉打击。

此外,电商信用的丧失首先表现在价格上,很多电商商品价格可以说是一天一变,尤其是促销期间,还有就是促销方式复杂多样,“先涨价后打折”、“发布虚假广告”等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正在透支电商平台的信用。

在此前的“6· 18”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召开行政指导座谈会,要求“6·18”网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采取先涨价再打折等欺诈行为。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先涨价再打折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从各地消协和工商部门公布的调查数据能够看出,先涨后折,顽固难除,已经成为行业流行的“潜规则”了。(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