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北京信用建设)林钧跃教授:更深入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功能为企业和居民办实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8月29日09:38分类:信用观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分析师安书怡)为将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地、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新华信用(www.credit100.com)近日邀请部分业内专家对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北京信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监事长、著名的征信和企业信用管理技术专家林钧跃教授对北京市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议,他表示,北京市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功能,为企业和居民办实事。

一是北京市率先创建“信用管理导航咨询服务”,为填补国内信用管理平台服务的空白打下基础。林钧跃指出,热火朝天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的是通过失信惩戒机制、市场联防机制和诚信道德重建等工程,在全社会建立起企业、个人和金融三个方面的信用制度。北京市应抓住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的基础性和支柱性目标,借国家及北京市逐步完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和失信惩戒机制的支撑,抓住抓好更为基础的工作,早日实现在北京市真正建立起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的目标。

企业信用制度包含企业信控制度和企业诚信制度两项制度,它是质量信用的保障,是品牌建设的基石,更是国家品牌战略的保证。北京市是国内最早践行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城市,几乎与中央政府的上海市诚信体系试点比肩。早在2000年中关村园区就开始建设园区信用体系,并且将该项工作写入地方法规。可是,北京市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18年,市政府却没能有计划的和规模性地推动本市企业建立信用制度,支撑企业信控工作的“信用风险管理平台”建设迄今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对北京市创建名牌企业、完成中国制造2025任务和参与一带一路颇为不利。鉴于企业信用制度的实施执行须得到来自征信、评级评价、信用保险、商业保理、市场调查、产品追溯、商账追收等的外部技术支持,也需要以信用国标为引导的专业培训和咨询,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指派经信委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支持和配合,将简而易行的“信用管理导航咨询服务”及其设施尽快落地,为企业建立信用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市政府可做出规划,花5年时间,使20%的北京企业建立起信用制度,率先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到“细耕”和“治本”上来,并扩大至京津冀地区。

林钧跃表示,根据城市信用体系设计理论,该项工作并非设计成为政府工程,市政府可考虑扶持本市的信用类行业组织发挥作用,也以政策为纽带召集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

二是建立统一的失信举报、辅导、分配和监督系统,让失信惩戒机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林钧跃认为,为进一步完善失信惩戒机制的功能,让广大市民享受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成果,为建立良好秩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添砖加瓦,市政府应采用市场联防机制中的设计,建立起“服务型”的失信统一举报系统。

林钧跃建议,市政府可扶持信用行业组织或公信律师平台类组织,建立起这种“服务导向”和“界面友好”的失信举报系统,不仅能接受使用各种通信方法的举报和举报受理窗口服务,还能辅导和协助举报人完善举报证据链,形成一种“易联通”和“友好型”的法律服务。在政府配合方面,由系统对合格的举报案件进行分配,跟踪案件受理政府部门处理案件的情况,督促政府部门取得处置进度和结果,并保证成功举报人因立功受奖。系统能大幅提高失信案件举报的真实性和案件质量,提高政府部门的依规办事效率,节省政府部门的办事成本,将有限的监管、治安和纪检力量用在刀刃上。鉴于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市政府可让其参与大城市病治理工程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等。当然,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来说,此项举措是在建设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将建设工作从“联合惩戒阶段”推进到“市场联防阶段”,形成打击失信的天罗地网。

林钧跃提出,在方法上,系统运行不需要政府提供持续财政资金支持,但应提供配套政策,例如建立奖励成功举报人的“奖励基金”和“政策池”的举措;将新增黑名单与联合惩戒黑名单并轨;对举报者提供一定的人身安全、转职保护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