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浦东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浦东时报2018年09月25日17:11分类:地方动态

浦东

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于2011年,经过几年努力,主要推进了五方面工作:一是构建了包括一个意见、二个标准、四个办法、四个细则和N个措施在内的“1244N”信用制度体系框架;二是建设了“1533”政务云平台,并依托平台,建立了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开通了“信用浦东”网,设立了保税区和企业服务中心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窗口;三是建立了推进机制,主要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和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四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功能初步显现;五是推进了上海自贸区基于“三清单”、覆盖“三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等重点工作探索与实践。

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对标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区)创评、对标上海市信用“十三五”规划,浦东引领作用正在弱化退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由“领跑”变“跟跑”。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步入全面推进的高速发展期,浦东新区成功创评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区)的形势更加严峻,再次“领跑”的任务更加艰巨,全面服务浦东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课题组提出,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政府推进、社会共建,市场运作、主体自律”的模式导向;要形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领域整体推进的良性局面;要确立构建服务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信用经济模式总体目标,并提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破壁垒、提质增效、强化督查考核、完善保障体系、加强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建议,争取到2020年,建成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发展标杆。

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发达国家信用体系经历100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三种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行业协会主导模式。三种模式的核心共同点是紧紧围绕“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服务”这条主线,具有完善的信用法制体系、健全的信用行业监管机制和发达的信用服务产业。三种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完善的规制和有效的监管。均设有强力的行政监管部门和严格的违规处罚机制,对失信行为处罚十分严厉。

二是发达的信用经济和活跃的信用服务市场。信用经济规模巨大,一般达到GDP的3-5倍,第三方信用服务市场和征信活动十分活跃。

三是健全的信用标准和双重权益保护。逐步形成具有公信力和普适性的各类信用标准。信用制度既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注重保护信用信息的充分获取和有效利用,为信用活动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是有效的信用奖惩和强烈的信用意识。国民和企业都很注重自身的信用记录,信用投资和信用消费十分普及,使用信用产品降低交易风险、投资风险、社交风险等的用信意识强烈。

五是发达的信用技术和丰富的信用产品。信用服务机构拥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能力,集聚大批高级信用分析师、高级精算师和经济学家等高端人才,打造从专利、标准、品牌到模型、算法、实务方法等一系列技术门槛,可提供满足社会经济活动需要的系列化信用产品。

国内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城区的主要经验做法

2018年1月,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全国首批2017年信用示范城市(区)评选中,杭州、南京、厦门等市成为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些城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杭州市借“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之东风,提出“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的数据归集强推原则,打破思想壁垒,从需求端倒逼数据归集力度,彻底消除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成效显著。

南京市借“智慧南京”平台建设之契机,将信用服务列为其核心功能之一,促成市信用办、市信息中心与市国税局、公安局、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等多家部门签订数据交换备忘录,并实现52个市级部门信用信息的常态化归集。

厦门市主动推送“红黑名单”。进入“红名单”的守信纳税人,可享受多部门联合提供的多项守信激励措施;进入“黑名单”的失信纳税人,将受到严厉惩罚,寸步难行。

苏州市注重应用基础设施“全场景”建设,构建数据平台云化、数据上下流动管道互通、数据查询服务开通线下终端的“云、管、端”三位一体信用应用基础设施,推出以“数据+模型+场景”为特征的市民信用“桂花分”。

无锡市统一各领域“红黑名单”认定标准。政府各部门将严重失信、多次失信以及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的企业统一报送信用办,经由“红黑名单”标准认定后在市层面公示,同时将信用工作重点建设任务纳入全市绩效考核。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成都市注重信用联动奖惩“组合拳”,实施政府率先、行业带动和区域协同三大示范工程,打好信用联动奖惩、“信用+”创新实践和信用文化三套“组合拳”;贵阳市通过密集举办“消费数据交易的信用建设及区块链发展”等十多个相关论坛,吸引大量国内外政界、商界、学界、业界人士,为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借力借智;福州市借“2018中国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在福州召开之机,利用各种平台宣传造势,进一步助力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福州模式”的复制、推广。

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面临的形势、要求和任务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标志着我国信用工作步入全面推进阶段。至此,全国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慢进则退”节奏成为常态。浦东勇当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标杆,要充分认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力度,高度重视上海各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后来居上的态势,进一步明确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不仅要全力以赴落实“两个对标”,加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国家和上海的各项要求,更要创新性、开拓性推进浦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和上海市对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一是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标杆;二是在自贸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信用制度安排;三是推动信用张江建设,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支撑力度;四是作为上海和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先行区,走出一条信用监管和服务模式创新之路;五是作为国内外各类市场资源高度集聚辐射的枢纽地区,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通行国际信用规则、培育信用服务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课题组建议,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整体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进程,构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信用经济模式。到2020年,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成为标杆。

p1_b

“信用张江”平台的设立,进一步优化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信用环境

浦东深入推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要厘清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模式。浦东新区应采用“政府推进、社会共建,市场运作、主体自律”的模式导向。“政府推进、社会共建”是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合力的前提,“市场运作、主体自律”是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长期发展的基础。

二要构建广覆盖的社会信用体系。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浦东已在四大领域开展相关工作,但推进力度不平衡,成效不够明显。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

三要深化创新“征信、评信、用信”推进机制。按照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翁祖亮提出的“无条件归集、有标准管理、多层次评估、无障碍共享、全方位使用、全覆盖安保”要求,一是加大数据开放力度。依法明确数据开放标准与准则,向行业协会、专业信用机构、长三角区域等有序开放公共信用信息,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二是厘清评信关系,正确处理政府评信和市场评信的关系。三是以应用为导向,政府率先用信,带动市场用信和社会用信,逐步形成“以用促评、以评促征”的新格局。四是大力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加大信用服务产业扶持力度,制定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的政策,推动信用服务机构享受优惠政策,培育信用服务行业骨干企业,力争在技术标准、评估模型、管理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四要及时总结,加强宣传。一是加强宣传,把信用纳入文明城区创建,举全区之力,共同推进。通过信用宣传教育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提高全社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信用获得感。二是加强交流,与信用工作主管部门、专家智囊、领军企业等建立密切互动,掌握行业实时动态信息。与国际、国内城市开展广泛的信用合作交流,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带一路”信用合作,打造“信用浦东”品牌。三是定期举办“长三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体化”论坛,使浦东成为信用工作集智汇力的主阵地,发挥浦东在“信用长三角”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定期举办“国际信用技术与服务博览会”,展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和国内外最前瞻的信用产品、技术、服务模式等。(浦东新区政协党组供稿)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朱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