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但是很傲娇——我国信用评级业介绍

央行观察2018年09月29日11:00分类:地方动态

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

这句话很有名,但对于不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而言,“穆迪”一词也许更像是《哈利·波特》小说里的独眼疯汉。

一个月前,某国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被暂停业务一年的消息引发热议,将信用评级行业拉到人们视野中。这家机构被罚之后,不解释、不辟谣、不澄清,还写了一封大言不惭的“求饶信”给监管部门,惹得群众纷纷“吃瓜”。

信用评级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国外信用评级机构能量巨大,而国内评级机构如此傲娇(抑或搞笑)?

我国有个规模很小的评级行业

“信用评级”起源于美国,早期的铁路债券投资人发现,经过评级的债券更不容易违约(到期都能兑付),于是纷纷购买评价债券等级的小册子,这是市场对信用评级的原生需求。此后,穆迪、标普等信用评级机构在一次次的经济危机、债务危机中积累声誉,让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养成了“发债前必须让这两家评一评”的习惯。

1975年,美国证监会 SEC 认可了一批“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有的政府机构还将信用评级结果直接纳入监管,让评级机构成为市场的“守门人”,催生了“监管需求”。

穆迪、标普、惠誉这三家机构迅速壮大,被称为“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借助美国的资本和影响力将子公司开设到欧洲、日本、澳洲等多个国家。其评级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中长期债券评级、短期票据评级、企业主体评级、国家主权评级、结构化融资和衍生品评级等。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晚,规模也小的多。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上海远东成立于1987年。刚兴起的十几年里,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几经周折和反复,直到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扩容”后开始快速增长。

次贷危机之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所作所为备受质疑。随后2010年“欧债危机”中,评级机构快速下调希腊等国的主权信用等级,让人们再一次见识到评级机构搅动国际资本市场、影响国债利率的能力。美国三大占据欧洲评级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让欧洲国家十分担忧自己的金融安全。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美国机构一年内出具的信用评级228万次,约为中国的20倍;美国信用评级行业营业总收入60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6倍。

穆迪、标普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后,财政部部长发声说“我们不去拜码头”,但其影响不言而喻;而国内某排名前三的机构将美国主权信用等级降到 BBB+(同时期该机构给博茨瓦纳评 A 级,阿曼为 AA 级),市场只当是看笑话而波澜不惊。

在2017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信用评级”出现在“金融信息服务”小类里,“资信评级”出现在“其他资本市场服务”里。评级机构的资产比较“轻”,除了人以外,最大的资产就是无形资产“声誉”了。

我国所有信用评级机构合计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一家中小银行的水平,所有专职从事信用评级的人员加起来,数量不超过5000。无论是跟国外比,还是跟国内其他行业比,信用评级都是一个规模非常小的细分行业。

25万的产品、970万的服务

信用评级机构对外提供的,不只是一份评级报告和一个评级结果,信用咨询业务也是评级机构另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根据标普公司年报,该机构2017年度咨询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近40%。那家国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被处罚的主要原因,据说也是因为向被评级对象搭配销售一套价格970万的信息咨询系统,要知道一般企业一年的评级费用也就20~30万。标普是世界上信用评级业务量第一的机构,在美市场占有率超过60%,能够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还能理解。相比之下,国内这家机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20%,气势上却丝毫不落下风。

评级机构哪来这么大的“影响力”?不是因为报告写得有多好,研究分析多么深入,而是因为债券市场较低的融资成本(相对于银行贷款),以及十多年不变的“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资质”。

根据wind数据,2018年7月 AAA 级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为5.02%,AA+ 级7.18%,AA 级7.40%,对于动辄数十亿的融资额而言,每上调一个级别( 如从 AA 调至 AA+ ),发行人就能节省上千万的融资成本,多花点钱买个高级别真是太划算了。只要“发行人付费”的模式不变、评级业务资质不变,以价定级行为就会屡禁不止。

“价高”不算什么,关键产品质量还不过关。评级结果虚高、区分度不够算是评级市场的痼疾了,“级别虚高”指的是97.8%的发债主体级别在 AA- 级以上,区分度不够是指一半的企业集中在 AA 这一级。相比之下,穆迪、标普的大多数级别在 BBB+ 和 BB 级,分别对应“投资级”和“投机级”。

国内评级机构也很委屈,“这能怪我吗?市场监管部门对发债企业资格是有要求的,保险资金运用是不能投资 AA 级以下债券的。今年把客户评 A 以下,明年就没饭吃了”。2016年之后债券违约支数增加,市场上更是出现了“ AAA 级债券抢不到、AA 级债券没人要”的局面,评级行业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监管部门早干什么去了?

这么问,还真是冤枉监管部门了。一方面,直至今日仍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哪个部门是信用评级业的监管部门。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原)保监会都觉得自己在各自领域有监管权。另一方面,债券发行制度改革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高收益债券与“投机”挂钩,宁可不发展也不能“坑老百姓”啊。

所以,只要市场门槛高高的,国内外其他机构进不来,信用评级这碗“政策饭”就还能端下去。个别信用评级机构时而傲气(怼美国),时而又娇气(需要行业保护),两手玩得都这么溜,也是没谁了。

“央妈”作为信用评级行业的筹建者和监管者之一,不是不想管,而是信用评级这个“毛小子”老去邻居家吃饭,不好管。

2013年人行响应“放管服”号召,主动放开信贷评级市场,不搞区域划分和资质认可,结果信贷市场评级业务一落千丈,可能市场原生需求真的没有监管想象的那么大。

2016年,四部委联合提请国务院法制办,想出台《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结果涉及争议太多,多次征求意见还是出台不了。

2017年《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中,单独一条列示“2017年7月16日前允许在华外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机构”,行业对外开放进程加速,但最主要的债券市场似乎还有一道“玻璃门”,“准入不准营”让标普等外资机构好生着急。

回首这二十多年时间里,监管部门和市场从无到有,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实属不易。但是,监管的本职就是管,而不是培育。只有让胡来的、做错的受罚,才能整肃行业的风气,才能收敛评级机构的“傲娇”之气。该监管的地方不缺位,而把市场能做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才能引导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评级机构的力量源于市场投资人的信任,归根结底来自于机构自身的专业分析水平。

在信用经济不断发展今日,信用评级机构要相信自身价值。只有学会不等、不靠、不傲、不娇,做有态度、有原则的评级,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声誉和长久利润。Muller,央行观察特约作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缪双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