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超哥跑两会)吴列进代表:将志愿服务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14日20:17分类:中央动态

1200-120平台首页通栏用图

新华信用北京3月14日电(记者胡俊超、安书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提到,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表示,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和服务团体的积极性,更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议完善志愿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吴列进代表介绍说,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团体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据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全国在该系统登记的志愿服务团体数量达到342065个。由于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因此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和服务团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尽管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障和正向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健康发展仍然受到制约。”吴列进代表说,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据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显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志愿者人数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志愿服务组织数量明显低于城市;二是志愿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服务能力整体不强,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规模小,注册资金不足,缺乏相应专职人员和固定场所;三是保障和正向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调动更多志愿者的积极性。吴列进代表表示,目前仅有少数省市从政策、立法的层面重视志愿服务的促进与激励,大部分省市在志愿者及组织的社会激励制度上仍需加强,存在激励政策的指导性强但操作性不强,激励措施的普适性不强且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督,激励措施缺乏长效的链条和社会力量支持网络等主要问题。

对此,吴列进代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志愿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志愿服务社会信用系统评价标准”,实现“志愿服务时间”兑换信用分值,将志愿公益服务记录作为对自然人诚信的一个加分项记载在其信用档案中。相关部门给予资金、专家支持以及规范指引,完善志愿服务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志愿服务信用激励机制,使相关自然人在入户留学、融资借款和评选表彰等事项中能有所获益。

二是设立试点城市,为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吴列进代表说,据调查了解,北京市从2016年起,逐步通过给予优秀志愿者出行、消费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等方式,将志愿服务和个人信用考核挂钩;上海市2018年首度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志愿服务信息用于正向信用激励;广州全市11个区的188个街(镇)也已经构建起连通基层、覆盖全面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建议可率先在这些志愿服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有较为成熟经验的城市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后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复制。

三是创新志愿服务信用修复功能。志愿服务行为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体现,建议可以通过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积累一定的志愿服务信用,修复自然人的失信行为,给失信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