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信用领域大事记

新华信用北京8月5日电(王思凝、陈崛翔)刚刚过去的2021年7月份,信用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新华信用(www.credit100.com)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一、工信部:深化1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通告》,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1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出直接取消审批、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改革举措。

二、市场监管总局拟规定:经营者低价倾销可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

7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就《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征求意见稿指出,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其中,对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将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三、央行:加快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

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通知要求加快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推动相关数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鼓励建立优质中小微企业信息库,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高效对接。

四、生态环境部:加大环评问题查处力度严惩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

7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环评文件复核中发现的8起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典型案件,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环评文件复核力度,定期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移送相关违法线索,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严查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严打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切实维护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秩序。

五、中办国办:强化资本市场诚信监管

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资本市场诚信监管,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全面记录资本市场参与主体诚信信息。

六、国家发改委: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相关信息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强化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惩戒问责,对于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采取将相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等措施。

七、银保监会: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月8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丁晓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健全的问题。为此,银保监会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推动涉农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并做好金融服务与教育。

八、“京津冀征信链”启动建设

7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京津冀征信链”共建协议签约和启动仪式在石家庄举行。“京津冀征信链”由京津冀三地9家征信机构参与共建,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安全、多层次、多维度地传输与共享数据,适时实现京津冀三地涉企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要素资源在区域内有序流动,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

九、国务院办公厅:探索建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信息数据、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标准、制度。要探索建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鼓励建立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积极推广“信易贷”等模式,鼓励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征信机构、外贸服务平台等加强合作;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

十、商务部发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工作实施方案》

7月12日,商务部发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工作实施方案》,对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审批(初审)等1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同时要求加强信用监管,建立经营主体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十一、文旅部拟规定: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以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

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就《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炒作网络表演者收入。

十二、《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拟纳入公共信用信息11项,并明确公共信用信息采集的重点领域。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包括三类共14项失信惩戒措施。

十三、国家发改委召开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视频会议

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召开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视频会议,对未完成信用修复的信用服务机构失信案例和网络曝光的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线索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信息公示和失信治理,严肃查处信用服务机构借信用修复之名行骗、在线兜售信用评级证书等违法违规行为。

十四、海关总署对定居证明等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

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定居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注册登记证明”“常驻人员身份证件”“快件收发件人身份证件影印件”等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

十五、最高检:行政机关“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可认定为未依法履职

7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办案规则对判断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职责作了细化,行政机关“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可以认定为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职责。

十六、银保监会:增加信用贷款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7月14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银保监会要继续落实“两增两控”考核要求,特别是要助力拓展首贷户,增加信用贷款,确保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合理、继续下降,健全“敢贷、能贷、会贷”机制。

十七、生态环境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尽早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十八、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7月15日,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大会以“诚聚力量 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为主题,会上启动了“建档立信 诚赢发展”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档案创建活动,发布了“正本清源、明理增信”涉党史辟谣榜,并为2022年度网络诚信宣传大使颁发聘书。

十九、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7月16日,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银行保险机构,评价内容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建设”“机制与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和“监督检查”6项要素及24个指标。

二十、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7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部分网络交易平台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通知指出要推动检验检测机构依法共享可公开的检验检测信用信息,同时利用平台数据补充完善现有信用信息,加强对平台内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

二十一、国办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2021年底前制定出台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有关意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结合,进一步提升监管精准性。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发布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轻重适度的惩戒措施,确保过惩相当。

同时,方案要求研究进一步健全政务诚信长效机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严格履行依法依规作出的承诺事项,重点治理政府失信行为。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办法,完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功能,健全企业投诉受理、办理和反馈机制。

二十二、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扩大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试点。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度,今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支持海外仓建设,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政策。做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衔接。二是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落实口岸收费清单公示制度,清单之外不得收费。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标准。三是进一步加强口岸综合服务。提升航空口岸分拨时效。对水运转铁路运输货物,探索实行“车船直取”模式。提高国际物流供给能力。

二十三、六部门: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信用记录

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在建设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意见要求健全应用监管,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信用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各类应用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持。

二十四、人社部、新闻出版署: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7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评价标准,意见提出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二十五、11部门:引导商户诚信经营 创建诚信便民生活

7月21日,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要引导商户诚信经营,有条件的可建立商户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实施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引导商户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消费欺诈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公示制度。

二十六、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围绕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意见提出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实现更多事项异地办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建设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市场体系,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生态,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十七、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提出:建立生猪屠宰行业信用记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

7月22日,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建立生猪屠宰行业信用记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规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厂从业者的信用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包括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等,并依法向社会公示,以信用制度保障生猪屠宰质量。

二十八、八部门:房地产市场违规信息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发展改革部门将协调汇总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信息,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依法依规对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二十九、《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公布虚假宣传超期收费等将被问责

7月2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布《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办法明确,未按要求加强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存在超标超前培训、虚假宣传、超期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出现教师师德严重失范、学生欺凌等情形理应被进行问责。

三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涉及多项信用相关内容

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促进诚信市场主体“经济再生”、建立企业除名和依职权注销制度、“小错免罚”包容性执法,率先形成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四项涉信用工作得到肯定和推广。

三十一、人社部就《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7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适用范围和管理职责分工,对列入条件、惩戒措施、信用修复程序等作出详细规定。

三十二、农业农村部: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做好农业领域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在全国范围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并在自贸试验区加大改革试点力度。方案明确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三十三、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监测和信用监管

7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完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监测和信用监管。健全知识产权运营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净化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加大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信用监督力度。

三十四、最高法:经营及公共场所滥用人脸识别属侵权

7月28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在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属侵权行为。

三十五、财政部:深化代理记账行业“证照分离”改革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7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代理记账行业“证照分离”改革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通知提出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加强对本地区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监管及信息公示,对存在虚假承诺、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等严重失信行为的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记入会计领域违法失信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三十六、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7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10起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四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对“直播带货”中虚构关注度、流量,雇佣专业团队、“刷手”,虚假交易拍A发B,“寄空包”等方式“刷单炒信”行为进行曝光,案例涉及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多家电商平台。

三十七、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2021)》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2021)》,报告基于能源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对能源行业总体信用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报告显示,能源行业总体信用状况良好,其中优级和良级范围内企业占归集的能源企业总数的86.58%。

三十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以信用监管为重点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海事特区

7月29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网站介绍新发布的《关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事特区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以信用监管和风险防控、高效智能为重点的海事特区政策制度体系和体制,到2035年,全面建成海南自贸港海事特区。

三十九、市场监管总局:完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规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和信用修复制度

7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和《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共26条,扩大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列入范围,聚焦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公平竞争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强化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 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和新制定的《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共同推动解决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较长、信用修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