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温州市长张耕:“信用温州”是市场搏击中淬炼的“金名片”(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7月18日10:39分类:信用观点

记者:信息通畅是信用城市建设的基础。很多地方政府致力于打破信息孤岛,力图实现数据共享。尤其浙江在力推“最多跑一次”,信息高速公路是支撑这项改革的重要基础。然而实践中,部门信息壁垒坚固、社会信息庞杂少序,对类似难题,温州有没有找到破解的良策?

张耕:2013年开始,温州紧紧抓住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开始谋划通过数据化、电子化的手段推广运用信用信息。2015年,我们启动建设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全面推动全市342个信息系统向“一朵云”整合。在此基础上,2016年又着力推进部门间、环节间、系统间的信息无缝对接,把“信息孤岛”连起来。目前,公安、市场监管等36个省市部门的信息系统已全部打通,长期困扰信息互联互通的“信息孤岛”问题基本解决。

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具有温州特色的“一站、一网、一库、一端”“四个一”创新工程,深度推进信息数据的打通、汇集、共享、开发和利用,以数据聚变效应加速“最多跑一次”改革“化学变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了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法人、自然人、社会组织“五位一体”的信用大平台,汇集了全市70多万家法人和800多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档案,为全市提供“一站式”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到目前为止,累计查询量已经有100万多人次,每天大约有5000次的查询。

当然,海量的信用信息归集到一起,给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挑战。为保护信息安全,我们制定了严密的信用信息分类办法,将纳入查询平台的信用信息分为非受限共享查询、受限共享查询和非共享查询三类,严格控制信用信息查询权限。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一直因草根经济、政府“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被称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温州模式”。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如何定位,下一步温州又将如何打算?

张耕: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有一个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各自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

从长远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明确三者的角色定位:首先,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先导和表率,必须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从全面建立政务信用和公务员诚信记录制度入手,加强各领域政府信用建设,广泛开展信用示范县(市、区)、示范镇(街道)、示范村创建工程,树立“信用政府”良好形象。

其次,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一环,企业信用建设是“信用温州”建设的主阵地。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商德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

第三,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必须要大力引导培育重诺守信的市民。温州是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有着“义利并举”传统文化基因,这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我们要把信用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工作、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知识,弘扬契约精神,让讲诚信、重信用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安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