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全方位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7月31日16:16分类:信用观点

核心提示: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推动一系列重点工程和工作开展,从推动信用建设打响“泸酒”品牌到利用“银税互动”等方式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泸州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并在2016年4月进入全国第二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行列。泸州市如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开展,又有哪些立足于本地的特色和亮点,记者日前采访了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刘海)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推动一系列重点工程和工作开展,从推动信用建设打响“泸酒”品牌到利用“银税互动”等方式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泸州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并在2016年4月进入全国第二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行列。泸州市如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开展,又有哪些立足于本地的特色和亮点,记者日前采访了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

记者:请谈一谈泸州是如何开展和推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您认为这对城市发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曹俊杰:自去年4月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创建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我们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设立泸州市社会信用管理办公室和泸州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统筹负责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注重系统谋划,形成“2+14”制度体系框架,即“2个总方案——《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泸州市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0年)》,以及14个专项方案,包括《泸州市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泸州市商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形成了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成存量、增量社会信用代码转换。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整合、共享各部门企业信用信息。依托“泸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搭建了泸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总量超千万条、涵盖45万余户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成投用“信用泸州”网站,累计更新“信用双公示”信息16余万条、“黑名单”信息2045条,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一站式查询。

三是强化联合惩戒。泸州市主动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加强信用应用,着力构建反向倒逼的守信机制。发改、工商等20个部门联合签署了《泸州市“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多领域推进信用联合惩戒;市工商局、质监局、人行泸州支行等部门签订了《征信市场监管协调合作备忘录》《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对失信企业加强协同监管,实施联合惩戒;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人社局联合出台《泸州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送和查处工作实施办法》,有力打击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失信行为。这些备忘录的出台和实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幅提高了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让更多的人选择自觉诚实守信。工商、法院和银行实施联动监管,通过公开曝光实施联合惩戒,全市公司登记注册环节已限制“老赖”71人;法院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系统4040人,已有85人自动履行了债务1559.6万元。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无论于个人、于单位,还是于社会、于城市,都是一笔稀缺宝贵的财富,对增强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了城市软实力。通过创建,全社会重诺意识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信誉度得到提升,为投资、创业等营造了良好信用环境,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以来,全市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从过去的58户增加到82户,新发展企业同比增长57.1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丰富了城市治理手段。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们将属于道德范畴的信用,用制度加以规范,应用到社会管理中,促使各类信用主体更加重视自身信用状况和信用等级,全社会遵纪守法意识、诚信意识明显提升。

三是营造了良好金融环境。2016年,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省政府金融办联合开展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我市各县区评级结果在全省排名靠前。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在全省排名第一。

泸州市召开涉企信息归集推进商务诚信培训会

泸州市召开涉企信息归集推进商务诚信培训会

记者:泸州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对全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有什么样的建议?

曹俊杰: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是创建信用体系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以政务诚信为引领,协同推进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在政务诚信建设上,我们开展了“六大工程”:一是全面实施简政放权。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保留市本级许可项目218项,下放区县实施行政审批项目83项。今年1—6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64.21万件,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行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7个工作日上网公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有效杜绝了选择性执法。三是全面开展服务承诺。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行政问责制”等制度,将各级政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四是全力完善监督体系。包括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构建完整的监督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曝光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失信行为,畅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信行为进行监督。五是全力强化政府机构失信问题治理。开展政府机构失信行为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朝令夕改、随意改变约定等政务失信行为,全市没有一个政府机构被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

在商务诚信建设上,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商务诚信服务。建立完善“泸州市企业信用信息部门联动管理系统”,为公民、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提供信用查询、信用申报、信用管理等服务。二是实行信用信息“双公示”。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信息公示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制度。目前“信用泸州”网站已归集“双公示”信息16.4万条,提高了市场透明度,方便了市场主体识别风险。三是着力发挥“红黑”名单作用。抓好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设计,全力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生态。

在社会诚信建设上,重点实施四项内容:一是全面弘扬诚信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构建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大力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开展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三是加强重点人群诚信监管。建立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志愿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相关人员行为记录,增强互联网、电信、金融、快递物流等领域实名认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四是积极开展专项治理。2016年,我市重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违法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接到群众举报8件,处罚金额4.69万元,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诚信守法意识。

在司法公信建设上,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执法为民、公正执法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树立良好公正诚信形象。二是实施“互联网+ ”工程,推进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司法行政公开和“阳光执法”,创新公开方式,以公正促公信。三是实施执法精细化管理工程,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系统完备、公正高效、监督有力的执法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虽然我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感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涉及面宽,整合难度大,信用建设任重道远。为此,建议国家层面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形成以国家信用法规制度为主体,省、市信用制度为补充的信用制度体系。

记者:泸州作为信用示范创建城市,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亮点或创新点有哪些?

曹俊杰:我认为泸州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的亮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基本建成了打响“泸酒”品牌的白酒行业信用体系。泸州是“中国酒城”,拥有以泸州老窖、郎酒为引领的一大批酒类企业,加强酒类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我们按照“以信用促发展、以诚信亮品牌”的思路,着力开展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协会参与的白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这里面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信用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白酒生产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加强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二是建立白酒质量追溯体系,依托国家酒检中心,建立白酒信息溯源标识、标记、商品信息和防伪码,对白酒的原料、生产、物流及销售等环节,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溯源体系,确保“泸酒”品质;三是开展白酒“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侵权行为,全力维护“泸酒”品牌形象。

目前,我市已经成功举办10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建成了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酒检中心等四大功能平台,组建了30亿元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有力推动了酒类行业企业信用发展。通过白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泸酒”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了白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泸州酒业增加值增长12.7%,白酒主营业务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的36.45%、全国的12.95%。

第二,初步建立了推动自贸区加快发展的川南临港片区社会信用体系。今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成立。我们围绕建设“一枢纽一区一高地”的目标,对标国际贸易规则,推进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枢纽”即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一区”即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一高地”即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这其中的核心工作有四项:一是推动信用数据共享,主要为推动相关政府部门、部分中央垂管部门、自贸区各驻区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的信用信息联通共享,构建信用信息大数据;二是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约束,同时,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在市场准入、货物通关、贸易管理、金融业务、资质评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实施不同管理措施;三是加大信用信息应用,建立企业网上信用承诺制度,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构建事前提醒告知、轻微违法约谈告诫、严重违法依法处置“三段式”监管方式,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动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四是促进信用行业发展,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规范开放征信服务,为公民、企业、社会组织、司法部门、政府机构提供信用查询等服务,推动信用行业发展。

泸州市工商局召开“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暨信用信息归集工作会

泸州市工商局召开“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暨信用信息归集工作会

记者:泸州在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曹俊杰: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与发展的意见》,着力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银税互动”。扩大各领域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不断丰富信用贷款的应用场景。加强税务信息采集工作,辖区银行机构对纳税信用好的企业推出税易贷、蜀信税金贷、税贷通、税融通等贷款产品。截止今年6月,辖区银税合作贷款累计发放金额8040万元,贷款余额5479万元,银税合作惠及企业59户。

二是开展应收账融资。积极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运用,为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债务人和资金提供方提供信息合作服务,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创新,盘活应收账款存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15年以来,辖区银行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在平台申请注册机构累计1152户,审核通过并成功启用847户,融资余额178.32亿元。

三是降低融资成本。我市指导金融机构通过优化内部定价流程、创新产品模式、分散风险机制等综合措施,用足用活各项让利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股权、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和供应链融资业务,创新产品模式和还款方式,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覆盖面,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通过一系列措施,辖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逐年增加,已从2015年末的183.56亿元增加到2017年6月末的273.15亿元。

四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引导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明确要求国有控股融资担保公司至少将新增资本金20%用于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今年以来,全市22家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20.6亿元,同比增长7.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安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