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失信黑名单月度分析报告发布 苏浙两省领衔8月全国退出黑名单企业最多地区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9月17日20:20分类:行业市场动态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8月份失信黑名单月度分析报告。江苏退出黑名单企业19,670家,浙江退出黑名单企业11,390家。

i

i

9月1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8月份失信黑名单月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从数量上看,8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仍主要集中在失信被执行人和工商吊销企业。与7月份相比,工商吊销企业增量环比降幅最为明显。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多数地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较7月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江苏新增失信企业增长幅度较大,增长近60%,宁夏已连续四个月为全国各省份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高的地区,江苏退出黑名单企业19,670家,浙江退出黑名单企业11,390家,成为失信黑名单退出数量最多的两个地区。

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8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336,884条,涉及失信主体 288,827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77,010家,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26.66%,自然人 211,817人,占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73.34%;8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214,036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68,595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32.05%,退出失信自然人145,441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67.95%。

关于8月份新增失信黑名单情况,从失信黑名单类型来看,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降幅最为明显,下降58.55%;失信被执行人、海关失信企业的月增量分别环比上涨30.76%和11.11%;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月增量环比下降10%。从地区分布来看,8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广东、河南、山东、浙江。从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来看,比例较高的省份为宁夏、江苏、河南、西藏、福建,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吉林,大部分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关于8月份失信黑名单整改退出情况,从失信黑名单类型来看,8月工商吊销企业退出数量降幅明显,环比下降42.98%;失信被执行人及海关失信企业退出数量有所增加,分别上涨61.69%和36.36%。从地区分布看,8月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绝对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浙江、河南、宁夏、广东。从本地区黑名单企业退出率来看,退出率较高的省份为宁夏、江苏、浙江、河南、内蒙古。在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和本地区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两个指标上,江苏、宁夏、河南、浙江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与7月相比,8月失信黑名单主体退出数量增长14.28%。

分析报告分别围绕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海关失信企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以及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做了失信特征分析。

分析报告显示,8月重点聚焦的失信问题包括非法社会组织、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企业和黑中介、互联网违法犯罪、集资诈骗P2P平台等。其中,29家P2P平台被立案侦查,近七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民政部公布第六批非法社会组织,涉及30家组织单位;住建部公布20家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公安部公布9起打击整治网络乱象典型案例,知乎、拼多多、360搜索均上榜

此外,分析报告还通报了涉及典型“老赖”企业、电商平台销售侵权假冒商品、集资诈骗P2P平台、不合格旅游产品等4个严重危害消费者财产及健康权益、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失信典型案例。

分析报告提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经营活动中,公众应提高失信风险防范意识,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查询相关主体是否被列入黑名单,并注意识别坑蒙拐骗、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各省(区、市)应密切关注本地区失信黑名单变化情况,加大对失信主体和失信行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失信主体应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法定义务,并积极通过公开作出信用承诺、接受信用修复培训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主动改善信用状况,为顺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昭]